微信扫码,关注“企微云”公众号完成申请
扫码加专属顾问企业微信,我们将协助您进行线上体验!
我要投稿
说实话,我做业务的时候,从来没觉得自己是个销售,也没有一定要把产品卖给客户的重任,而是基于我们的运营的逻辑,抓住业务中的要点,满足客户需求,促进业务成交。
至今我在公司内部培训一直在阐述,我不懂销售,我唯一的懂的技巧是运营,更多的是基于客户运营的逻辑来做业务。
然后,我的业务水平直超公司5年以上的老销售。
今天的内容来自于我在公司内部的培训的缩减版,2个小时的内部培训内容,我们融合成1500字的文章。
很难想象,一个做了1年销售的信任人,给公司几十号的老销售培训如何利用做好业务。
构建业务体系离不开产品、销售和营销。
产品定基础,销售定上限,而营销则放大,无限拓展企业的市场规模和能力。一切的基础就是产品,如果产品能力不行,后续的销售和营销更没有可能性成功,如果销售不行,再好的产品也卖不出去,如果营销不行,企业的盘子永远做不起来,所以三者缺一不可。
这个铁三角,笼统的产品能力包括的内容比较多,后续我们再详细介绍。
第一:用户从哪里来(渠道运营)
用户是决定一切的根本,只有获取用户的渠道足够广,才会有源源不断的线索进来,企业才会有更多的营收。
首先考虑企业的用户来源。按照运营的思路,企业有很多获取客户的方式;从销售的角度,又有增加啊很多获取客户的方式。
在本文中,简单罗列一些获客的平台:百度广告投放(性价比最高的平台,没有之一);其次自媒体平台的曝光,最后短视频平台的曝光,这些平台有三个能力和作用各不相同。
第一:通过更多的曝光,在用户的大脑中植入印象,以后客户想起来产品或相关解决方案时,可以想到我们的品牌。第二:通平台植入链接,用户点击链接进行咨询、了解产品,留下联系方式,也就是通常说留资。第三:通过平台不断的培育用户,筛选用户,最终留下可能成交的客户。同时,培育客户的过程,也是不断提升客户忠诚度的过程,然后完成的用户转介绍。
上述的内容可以算作是市场部通过互联网的获客行为,通过线上获取客户的电话号码,然后转交给公司的销售同事,由他们跟进。那么企业需要有很大一部分的时间和精力,帮助销售同事提升线索的转化能力,同时,销售同事也需要有自助拓展客户的能力。
销售人员的获客方式有很多,如果自主拓展的方式能落地执行,公司的业绩一定可以得到质的提升。只是大多数的公司正在弱化销售人员获取客户的能力。
在实践中,我们不仅鼓励销售个人获客,也强制他们去获客。在这里简单罗列一些销售同事获客的方式。
圈子内的会议:销售圈子经常会有小圈子活动,参加类似活动时,想办法让别人记住你是干什么的,那么你就成功了一半。很多销售热衷于参加行业的大会,这些会议反而没有很好的效果。
身边资源的挖掘:无论是老乡、校友,这些都可以做为销售冷启动的第一批的资源,由他们帮忙介绍更多的相关客户。
老客户资源:销售做久了,最主要的资产是老客户的资源,如何挖掘老客户资源则是成套的打法。
在很多公司创建了客户成功的岗位,目的让销售人员更加聚焦拓展可以转化的客户。把老客户介绍、业务新购和复购的业务给客户成功。今天,从我的角度来看,要不要构建客户成功团队,以及如何构建和分工,有待商榷。
从运营的角度来看,企业需要提升线索的转化率,你能从网上看到很多关于线索精细化运营的文章,从一线实践情况来看,这都是基于方法论的工具打造,很难不落地。
从公司的角度来看,提升线索最好的转化方式是筛选到好的销售员工,做好数据分析。而不是通过工具,强制所有的销售做统一、标准的动作。如果一个销售不从心里记住客户的需求,你给他再好的工具也没用。
在客户转化之前,我添加了一步动作,客户培育。我觉得培育很简单,让客户记得你是干什么的,那么最好的方式是时间!!!
在这里纠正一个误区,今天的短视频时代,很多人追求爆款视频的播放量。如果播放的内容和实际业务没有必然的联系,这种播放的数据不要也罢。
如果把客户培育的事情简化,就是让客户知道你,记住你,用的起来想起你,这便完成了客户的培育动作。
从理论上讲,我们需要监控客户的行为动作,需要采集用户的行为数据,然后告诉销售,这个客户可能要购买产品了。如果我们通过这种工具,把销售培养成了工具人,这种工具人不要也罢。
至于如何培育客户,让客户知道产品,记住销售这个人,那么日积月累的勤奋就很重要。
我做了1年多的销售,反而觉得销售是相对容易的工作,如果公司的产品给力且具有一定的实用价值,那么成交的几率就高,如果公司的产品不行且服务也不行,那么客户的成交一定不高。因此销售又是比较难的工作,难就难在内部资源的调用和产品的不给力。
特别是,今天的软件公司培养了一批没见过客户的产品团队,还在给客户规划业务解决方案和产品能力,虽然我曾经也干这样的事情。我觉得没在一线跑过市场的人,一定没办法做出客户想用的产品,而你们还要商业化,这可就离了大谱。
首先表明,我对产品经理岗位没有任何的恶意,我之前合作的产品经理可能太优秀了,他们很明确知道如何来做产品能力和功能,把大量的时间用于客户的沟通和交流,少量的时间用于写文档和画原型图。
后来我见了一堆不见客户的产品经理,当然这些产品做的都不咋地,商业化也很差。
我个人觉得,转化客户没那么难。特别是像我们这种,以产品为主的销售公司,需要迅速响应需求,快速解决客户问题。
迅速响应需求考察的是一个人的服务心态,以及对于客户场景、需求的洞察,对于产品能力的理解,以及输出解决方案的能力。真的,现在的软件公司把销售、售前和售后拆分的很细,并见的是一件好事。
快速解决客户问题考察是企业内部的需求、研发和项目管理的能力。今天看,大多数的软件企业都做得一团糟。但是到这种糟糕不能让客户感受出来,不然你得客户就跑了。
今天我不写内部体系得运转流程,我目前觉得,我们的内部流程还需要优化,不及我之前搭建的内部流转流程,但是这件事也不能着急,着急容易翻车。
我从来不觉得客户成交,需要特意制造逼单策略,反而是做好了客户的服务,成交应该是个自然而然的事情。
构建业务体系并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,需要企业有足够深的客户洞察力,以及对于业务的理解,且每个环节都需要有靠谱的人来做支撑。
当然,基于我上述的这个套理论,今年实现部门翻倍的增长是没问题的,等我到年底总结的时候再给大家做详细的业务汇报。
WeSCRM专注2B场景的SCRM系统
产品:企微SCRM系统+微信机器人+私域陪跑服务
承诺:产品免费试用七天,验证效果再签署服务协议。零风险落地企微SCRM,已交付6000+ 2B企业
2025-04-17
2025-07-18
2025-09-15
2025-07-18
2025-04-12
2025-05-22
2025-09-05
2025-02-20
2025-09-12
2025-02-11