下一步

销冠的跟进思路,清晰到可怕!

免费试用
 
销冠的跟进思路,清晰到可怕!
发布日期:2025-11-04 16:50:47 浏览次数: 111 来源:ziko聊销售管理

很多人以为,销冠靠的是嘴皮子利索、人脉广、情商高。

但你真去看那些顶级销冠的日常,会发现完全不是这么回事。

他们的高成交率,不是靠“会聊”,而是靠一套几乎流程化、标准化的客户跟进体系


你能清楚地看到:

  • 哪个客户处在哪个阶段?
  • 每一步该聊什么、该问什么?
  • 什么节点该报价,什么节点该施压?
  • 哪些客户优先跟,哪些客户直接放弃?

甚至你会觉得他们不是在“卖”,而是在做一个项目管理,“客户只是一个有进度的任务”,一切按步骤走,结果自然而然就来了。


而我们很多销售,为什么跟得累、转化差、老是被客户“晾着”?

说白了,不是能力不行,是节奏不清、路径不明、节拍混乱


今天咱们就不讲那些“鸡汤式”内容,来点实打实的,带你看看销冠级别的客户跟进思路,他们到底怎么跟客户,才能让每一步都踩在点上?



01

搞清楚:跟进不是打电话,是做项目管理

先说个大前提:大部分销售把客户“跟丢了”,不是因为没联系,

而是因为——没有节奏感

  • 有的销售今天打电话,明天发朋友圈,后天就忘了这个客户是谁;
  • 有的销售是看到老板催了,才“硬着头皮”发条微信;
  • 有的销售连客户是哪家公司、谁是关键人都没弄明白,就盲目推进。

而真正的销冠怎么做?

“客户=项目,每个客户都是一个线索生命周期,从激活、跟进、转化到复购,全部要有计划。”

他们甚至会在销售管理系统里给客户做标记:

  • 潜在线索、已接触、未决策、进入比价、即将签单、沉默中……


销冠不是“打感情牌”,是“打进度表”。



02

第一步不是跟进,是搞清楚这个客户值不值得跟

很多新人销售上来就冲:有个电话、有个微信,立马加、立马聊,恨不得客户还没说话,就先铺上三条产品介绍。


销冠不是这样的。

他们做的第一件事,永远是判断客户的价值,搞清楚“这个客户值得投入精力吗?”


他们常问自己3个问题:

  1. 这个客户有没有决策权?
  2. 预算到不到位?有没有明确需求?
  3. 在我这条销售线索里,是信息采集者,还是真正买单的人?


如果判断完后发现:

  • 只是“打听行情”的;
  • 只是“来要方案比稿”的;
  • 或者“没预算+没人拍板”的……

销冠会直接打标签:低优先级,不重点跟。


这一点很关键:精力是有限的,把高质量客户“打透”,比拉着一堆低质量客户“耗着”更值。




03

他们怎么“跟”?是有套路的,一阶段一打法

 第一阶段:激活阶段——“勾起兴趣,别上来推产品”

你可能以为销冠一上来就说产品多牛、功能多强,那你就误会了。

他们先是打探客户的业务现状、最近遇到什么问题、有没有考核压力,然后才说:

“我们有些客户跟你们业务背景差不多,他们当时也卡在xx问题,后来是用了我们xx功能才解决的。”

听起来是不是很顺?

客户不会觉得你在推销,而是觉得: “你可能真的懂我。”

这个阶段的目标就一个:让客户愿意听你下一次的沟通。


第二阶段:需求识别阶段——“问出痛点,别急着讲方案”

销冠在这阶段做得最猛。

他们不会盲目介绍产品,而是像“做访谈”一样,一个问题接一个问题问出来:

  • 你们现在销售流程是怎么跑的?
  • 报表是靠谁做?多久做一次?
  • 有没有遇到过数据不准确的问题?

最终目的:问到客户“嗯……是的,这个确实是个问题”



这个阶段的高招就是:你问得越精准,客户越会觉得你“专业、靠谱、可依赖”。



 第三阶段:方案匹配阶段——“讲产品不是讲功能,是讲价值”

新手销售讲产品喜欢“功能轰炸”:“我们有这个功能、还能自动生成表格、还能对接钉钉……”

销冠不是。

他们只讲一件事:“这个功能能为你带来什么价值?

比如:“你不是说报表做得慢吗?我们这边配置一次后,所有报表都能一键导出,老板可以直接在手机上看,节省了80%的工作量。”


听懂了吗?

销冠讲的不是功能,而是业务好处。


 第四阶段:成交推进阶段——“逼单?是客户主动催他签”

当一个客户到达意向期,很多销售会开始变得焦虑:

  • “老板,这客户是不是要黄?”
  • “他一直不回消息,是不是不买了?”
  • “我们是不是再给点优惠?”

销冠不是这样。

他们会在前期阶段就铺好逻辑:

  • 决策链谁说了算,什么时候开会;
  • 有没有竞品,有什么评价;
  • 公司内部审批时间点、财务付款节点……


然后对应着安排自己的推进节奏。 甚至在客户开始沉默前,

就已经提前做了“预处理”(比如送上ROI评估、邀约体验、提供案例等)避免失速。

所以你会发现,不是销冠催客户签,是客户催销冠发合同。


04

不是“说得多”,而是“说得对、跟得巧”

销冠在客户跟进过程中,核心目标就是四个字:提效控局

  • 提效:少废话、快识别、准出招
  • 控局:掌握节奏、提前布局、步步为营

他们不是“碰运气”,而是“看地图打仗”。


你可以看到他们的CRM是清清楚楚的:

  • 谁是线索负责人?
  • 当前在哪个阶段?
  • 下次跟进时间?
  • 上次通话聊了什么?
  • 有没有发报价?有没有开评审会?

而有些销售的系统是空白的……


所以,你不是“不会卖”,而是“没用系统化跟进方法”,让自己天天处于“撞大运”状态。


05

用销售管理系统做辅助,让好习惯自动跑起来

很多人以为销冠都是“个人能力强”,但你真去看他们的日常,

会发现一个共通点:几乎人手一个销售管理系统用得特别熟练!

为什么?

因为光靠脑子跟客户,迟早要掉链子


别说几十个客户同时推进,哪怕只有10个,你都很难做到:

  • 每一次通话都记得住说了啥;
  • 每个报价什么时候发的、客户怎么看的;
  • 谁有意向、谁快沉默、谁该提醒他签合同了……

所以聪明的销冠,会借助系统把这些“流程动作”自动化,让自己只专注做最重要的事——成交。


下面我们来看看,一个好用的销售管理系统,能在客户跟进中帮你做哪些事




 ① 自动提醒:客户不再“跟丢”

很多销售“客户跟丢”,根本不是因为不想跟,是因为:

  • 前天聊了个客户,忘记设提醒,结果一忙就两周没管;
  • 一堆客户混在一起,谁回了消息、谁还没跟进,全靠印象;
  • 老板突然问:“XX客户最近怎么样?”你才翻聊天记录临时补救。

销冠用系统,怎么解决?

每一次沟通完,系统里就记录一下,并设置“下次跟进时间”,到了点自动提醒。

比如: “下周三要发个竞品对比给客户”  “5天后客户评审,我提前两天问一下进展”  “客户说月底做决策,我25号打个电话提醒一下”



这就是把销售动作变成“排期表”,就像项目管理一样,把客户推进得稳稳当当。



 ② 客户信息全记录,接手也不慌

你有没有遇到这种情况

  • 前面聊得好好的销售突然离职,新人接手连客户叫什么都不知道;
  • 上个月聊了一堆需求,这个月客户一打来电话你却完全没印象;
  • 同一个客户不同销售跟,结果发了两份报价,价格还不一样……

这些其实都是因为没有统一的客户信息管理


而系统能帮你干嘛?

每个客户都像建档案一样,谁跟进过、聊了什么、发了哪些资料、报价是否已发、决策人是谁……一清二楚。

这不仅避免撞单、出错,也让客户觉得你“专业、靠谱、有记录感”。



尤其对于管理者来说,还能随时看到每个客户当前的状态,有没有推进,进度卡在哪。



 ③ 跟进动作标准化,流程不会乱

新手销售常常一个问题: “我跟客户聊了,但接下来该干嘛?”

而销冠有一套完整的跟进流程模板,每个阶段该做什么一目了然:



当这些动作变成标准模块、流程化设置、系统自动推进,新员工来了也能马上上手;整个团队跟客户的节奏也会更统一。



 ④ 数据沉淀分析,老板看得清,团队提得快

别小看数据统计这事,系统带来的另一个巨大好处是

——每一条跟进行为、成交转化、流失原因,最后都会沉淀成数据。


举几个例子:

  • 哪个销售的跟进频次最高?跟进深度强不强?
  • 哪个渠道来的客户转化率更高?平均成交周期多久?
  • 哪些客户沉寂了30天还没联系?是不是该预警了?
  • 哪类行业客户成交快,报价逻辑能不能复用?


这些数据能帮助团队优化动作、提升策略、及时止损。而不用靠拍脑袋猜客户到底“是不是要了”。


01

最后,一句话写给每一位销售:

跟进不是拼话术,是拼流程管理。

客户不是靠“聊出来”的,是靠“节奏推进”拿下的。

把销冠的这套思路学会,再结合自己的行业实际,你离销冠,就只差一套方法了。




WeSCRM专注2B场景的SCRM系统

产品:企微SCRM系统+微信机器人+私域陪跑服务

承诺:产品免费试用七天,验证效果再签署服务协议。零风险落地企微SCRM,已交付6000+ 2B企业

 
扫码咨询