微信扫码,关注“企微云”公众号完成申请
扫码加专属顾问企业微信,我们将协助您进行线上体验!
我要投稿
作为销售管理者,你是不是经常遇到这样的场景:
月初定目标,团队斗志昂扬;月中看数据,心里开始发慌;月底追业绩,鸡飞狗跳,全员加班。最后,要么是少数明星销售扛起大梁,要么就是差一点点完成,只能拍着下属的肩膀说“下个月加油”。
问题的根源,往往出在过程管理的缺失。结果只是过程的自然呈现,“追过程”不是为了秋后算账,而是为了在播种和耕耘的季节,确保每一颗种子都埋在对的土壤里,并得到及时的灌溉。今天,我们就来聊聊如何接地气地“追过程”,让你的管理从“救火队长”变成“金牌教练”。
追结果很简单,看数字就行。但数字是滞后的,当你看到数字不好时,往往已经来不及补救。而过程是领先的,好的过程,必然导致好的结果。
1,可把控:过程可控,结果才可预测。
一个销售每天打30个有效电话,拜访2个客户,写3份拜访报告,即使他这个月没开单,你也不会心慌,因为你知道他的漏斗里正在积累机会。反之,一个销售神出鬼没,你不知道他在干什么,就算他月底突然签了个大单,你也会后怕——这到底是实力还是运气?
2,可复制:明星销售的经验藏在过程里。
追过程的核心目的之一,就是把顶尖销售的“黑盒”打开,把他们成功的关键行为提炼出来,变成团队可复制的标准动作,从而提升整个团队的战斗力。
3,可赋能:问题早发现,辅导早介入。
在过程中,你才能及时发现下属的卡点:是话术不行?是产品不熟?还是不会处理客户异议?这时候的辅导,是“雪中送炭”,而不是月底业绩不佳时的“马后炮”。
接地气总结: 追过程,就是给团队装上一个“实时导航”。不是为了监视他有没有超速,而是为了在他走错路时及时提醒“您已偏航,正在重新规划路线”,确保他能最顺畅地到达目的地。
光有理念不行,得有具体动作。下面这套“四步法”,请各位管理者直接抄作业。
第一步:目标解码——把“北极星指标”拆解成“每日行军图”
公司的业绩目标(如“本月完成200万”)是“北极星指标”,指引方向。但你不能让销售每天就盯着这个数字发呆。你需要和他一起,把这个大目标拆解成他每天可以执行的动作。
怎么做?
1,回溯历史数据: 他过去成单一客户,平均需要多少电话量?多少有效拜访?客单价是多少?
2,搭建转化漏斗: 假设他的转化路径是:100个电话 -> 20个意向客户 -> 5次有效拜访 -> 1个成交客户,客单价10万。
3,倒推行动目标: 要完成20万业绩(2单),他本月需要:10次有效拜访 -> 40个意向客户 -> 2000个电话。
4,落地到每日: 按20个工作日算,他每天需要打 100个电话,筛选出 2个意向客户,并力争完成 0.5次有效拜访(即每周2-3次)。
接地气工具:
工具1,个人业绩看板: 为每个销售制作一个简单的Excel看板,清晰列出他的月度目标、每周里程碑和每日核心动作。
工具2,销售漏斗图: 让每个人都能看到自己的客户在哪个阶段,卡在哪个环节了。
第二步:关键行为抓取——管住“方向盘”,而不是“踩油门”
销售一天工作8小时,你不可能也没必要监视他每一分钟。你要抓的是那些对结果有决定性影响的“关键行为”。
抓什么?(三必看)
1,客户画像是否精准(源头质量):
他找的客户符合我们目标客群的画像吗?还是在无效客户身上浪费了大量时间?每周抽查他的客户名单,一起分析。
2,沟通内容是否有效(过程质量):
这不是偷听,而是有目的的陪访/听录音。重点听:开场白能否吸引客户?需求探询是否深入?产品介绍是否切中痛点?异议处理是否得当?
3,跟进动作是否及时(跟进质量):
拜访后的记录是否24小时内录入系统?下一步计划是否清晰?是否按计划对意向客户进行了持续跟进?
接地气工具:
工具1,CRM系统(客户关系管理):
这是追过程的神器。但不是让他当日记本写,而是要设置关键字段:客户来源、需求痛点、当前阶段、下次联系时间。管理者要每天花15分钟快速浏览团队的CRM动态。
工具2,电话录音/沟通记录分析:
每周组织一次“录音分析会”,匿名播放一段好的和一段有待改进的通话,让团队一起讨论学习。
第三步:高频赋能检查——做“教练”,而不是“裁判”
追过程的核心不是问责,而是赋能。你的角色是在场边观察、喊话、叫暂停、指导战术的教练。
怎么查?(三会一陪访)
1,晨会(15分钟):
不打鸡血,不搞形式。每人说说今天最重要的1-2件事(比如:重点攻克A客户,完成B方案),以及需要什么支持。
2,夕会(15分钟):
不批斗。每人分享“今日一得”(学到了什么)和“今日一惑”(遇到了什么困难)。困难现场讨论,集思广益。
3,周例会(1小时):
复盘周数据,看漏斗变化。重点分析“输单”原因,是产品不行?价格不行?还是我们人的问题?把教训变成团队的经验。
4,定期陪访/跟访:
对于新人或遇到瓶颈的老人,管理者一定要“上前线”。你坐在旁边看他谈客户,才能发现最真实的问题。结束后,立刻找个地方进行“路边复盘”:刚才哪里做得好?哪里如果换种说法会更好?
接地气心法:
1,多问“为什么”,少说“你应该”。 比如:“你觉得客户当时为什么会有那个疑问?”“如果我们当时这样问,客户会怎么想?”
2,表扬公开化,批评私下化。 发现好的行为,在晨会、群里大声表扬。发现问题,一对一关起门来聊。
第四步:闭环与优化——让过程数据“说话”
追过程产生的数据,不能追完就扔了,要用来优化下一个循环。
怎么闭环?
1,建立“销售战斗手册”: 把从优秀销售那里通过“追过程”提炼出来的最佳实践——比如针对某类客户的万能开场白、常见异议的标准应答、方案模板等——固化下来,变成团队的“圣经”。
2,迭代考核维度: 除了业绩结果,在绩效考核中加入过程指标(如CRM录入及时率、有效拜访量、客户满意度等),引导团队重视过程。
3,奖励“最佳进步”: 不仅奖励销冠,也要奖励“过程王”(如本月电话量最多、客户拜访最规范、知识分享最积极的人),营造重视过程的团队文化。
1,过度管理:追过程不是监视。如果你规定销售必须每天几点到几点打电话,上厕所都要报备,那只会逼走优秀的人。要管“事”,不要管“人”。
2,只追不助: 如果你只是每天像监工一样问“今天怎么还没开单?”,而不提供方法和支持,那么追过程就成了压垮销售的最后一根稻草。
3,工具复杂化: 一开始不要追求大而全的系统和报表。用最简单的Excel、微信群、CRM基础功能跑起来,关键是让团队养成记录和复盘的习惯。动作大于工具。
追过程,本质上是一场管理者与销售团队为了共同目标的“并肩作战”。它考验的不是管理者的权威,而是领导者的智慧、耐心和赋能之心。
当你把目光从遥远的“结果山头”,收回到团队脚下的“每一步路途”,并通过一套接地气的体系,帮助他们走得更稳、更准、更快时,你会发现,那座业绩的山头,不知何时,已被你们轻松踏在脚下。
现在,就从下一次晨会开始,尝试用“今日一得”和“今日一惑”来开启你的过程管理之旅吧!
WeSCRM专注2B场景的SCRM系统
产品:企微SCRM系统+微信机器人+私域陪跑服务
承诺:产品免费试用七天,验证效果再签署服务协议。零风险落地企微SCRM,已交付6000+ 2B企业
2025-08-19
2025-08-19
2025-04-17
2025-07-18
2025-04-10
2025-09-15
2025-02-20
2025-07-18
2025-04-12
2025-05-22