一句话总结,如果需要做强人设IP的,那就用个微;如果想要提高服务管理效率的,那就用企微。一定要记住,企微是没有人设IP的,这是企微最天然的短板。企微账号后面都会带有公司名称或者商标的后缀,这就意味着,企微账号并不是你个人的,而是企业的,你所做的一切行为动作,并不代表你个人,而是代表公司。交易或者说盈利,一切商业行为,如果不能给公司带来效益,那这样的商业行为就是无效的。换句话说,用户与企微账号的一切交流行为,本质上都是商业信息交互的过程,也就是为了工作,不夹带个人的感情。1.为什么基本上企微账号的定位要么是客服,要么是销售?客服,主要就是给用户进行服务,解答用户的问题,其实就是服务客户的作用。销售,就是给客户推销产品,为的就是转化变现,此类账号更多的是解决前端销量的问题。企微账号似乎就有一种天然的距离感,冷冰冰的,没有什么太多的温度,就好像买卖一样,只谈利益,其它的玩去,不要扯东扯西。这其实也间接证明了一点,为什么大多数的企微运营策略,都是跟营销挂钩的,做的都是一些营销活动,例如抽奖、秒杀、送礼品、领取优惠券,跳来跳去都是跟营销相关的。如果你是为了宣传企业形象,那就发一些企业相关内容即可,例如企业文化、企业团队、企业愿景等。就是我明知道,你的行为代表的是企业,顶多就是上班无聊的时候摸摸鱼,而且大家都知道企微是有监控功能的,开通会话存档之后,你跟客户的所有聊天内容,老板都可以看得到。那是客户不知道有这么个功能,假设知道了,而且确实是会有提醒用户的,只不过不知道用户有没有仔细看,那你觉得用户还会愿意跟你聊天吗?从这个角度来说,企微真的是有很强的社交壁垒,导致员工很难通过社交的手段,来提升与用户的粘性、信任度。我以为凭我们的交情,可以讲点感情,没想到还是一笔买卖。
企微就是这样,没有啥感情可言,全特么是买卖,如果非要挑出点感情来,那可能就是对品牌的忠诚度吧。相比于企微,个微的社交属性那可强的不是一点半点,本身个微刚开始的定位就是用来进行生活上的社交,而且对于营销这块一直都是抵制的。无论是朋友圈的折叠,还是一对一的群发,又或者是收发红包,一旦涉及到过度营销就会被风控。个微与企微的出生与基因,就已经决定了它们未来的发展方向,个微就是要用来做好社交关系,而企微就是要用来处理企业营销的问题。那你非得通过后天的努力来改变它们的出生,这就有点得不偿失了。我们应该做的是,认清它们的定位,利用好它们自身先天的优势,而不是强行的去改变它们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