下一步

一线理财经理不用企业微信?3个方法高效搞定!

免费试用
 
一线理财经理不用企业微信?3个方法高效搞定!
发布日期:2025-07-25 14:59:22 浏览次数: 116 来源:静秋lucy

在数字化转型的大潮中,企业微信已成为金融机构连接客户的重要工具。


然而,许多银行发现,尽管总部大力推广,一线理财经理的使用意愿却始终不高。


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?又该如何真正调动他们的积极性?


其实,核心在于解决三个关键问题:


1、 用“身边的故事”代替“大行的神话”,让员工从“看见”到“相信”

2、总行别只会“考核”,学会“搭台”,用支持代替命令

3、提供“傻瓜式弹药”,让工具真正“好用”而非“添堵”


0

1

用“身边的故事”代替“大行的神话”,

让员工从“看见”到“相信”

私域是一个触达客户的方式。

你有没有发现一个奇怪的现象?


很多总行在推广企业微信时,喜欢用行业龙头如平安、招行的案例来证明其价值。


然而这样的“成功故事反而容易让一线产生“与我无关”的感觉。


问题出在哪?三个致命伤:


(1)距离感太强:大行有专业团队、海量资源,小支行怎么比?

(2)缺乏细节:光说"很成功",具体怎么做?效果如何?

(3)没有延续性:讲完案例就结束,后续跟进为零。


破解方法其实很简单:


(1)挖掘内部标杆案例:

定期收集并分享行内普通理财经理通过企业微信获客、激活存量客户的成功故事。

例如,“某支行理财经理小王通过企微每日推送财经早报,3个月内新增高净值客户5名”。


(2)用数据说话,展示完整路径:

不仅讲故事,还要展示具体方法。


比如提升了客户打开率、转化率、AUM提升数据等,那在这个过程当中,他是怎么做的?遇到什么问题?如何解决?


(3)持续更新:

通过晨会、内部邮件、荣誉墙等形式高频曝光,形成“别人能做,我也能试”的氛围。


心理学中有个“社会认同效应”——人们更愿意模仿与自己相似的人的行为。


当一线员工不断看到“小卡拉米”同事通过企微拿到结果时,他们的动力自然会增强。


0

2

总行别只会“考核”,学会“搭台”,用支持代替命令

私域是一个触达客户的方式。

许多银行总喜欢用“强制考核”推动一线使用企微,比如要求每日添加客户数、朋友圈发布量等。


但这种做法往往适得其反——理财经理只会应付了事,甚至产生抵触情绪。


更聪明的做法是:


(1)配置“直营团队”辅助:

为理财经理配备专职运营人员,协助经营长尾客户。

例如,由总行集中运营企微社群,理财经理只需参与关键环节;


(2)试点“轻量赋能”:

对意愿低的员工,先让其尝试最小闭环,比如只要求转发总行准备好的内容,再逐步引导自主运营;


(3)反向激励:

直营团队拿到结果后,用实际数据向理财经理证明“这事儿真能成”,比任何口头说服都有效。


这一策略的核心是:

让一线感受到“总行在帮我赚钱”,而不是“总行在给我派任务”。



0

3

提供“傻瓜式弹药”,让工具真正“好用”而非“添堵”

私域是一个触达客户的方式。

许多理财经理不用企微,不是因为抗拒,而是因为“不会”或“怕麻烦”!


写朋友圈文案?

设计营销话术?

策划线上活动?


这不是强人所难吗?他们可是理财专家,不是文案写手!


解决方案很简单:


(1)建立“即用型素材库”:

总行统一提供每日朋友圈文案(如财经热点+产品推荐)、客户问候模板、产品问答话术等,理财经理只需一键转发;


(2)设计“场景化SOP”:

例如客户生日该如何问候、市场大跌时该如何安抚,给出标准化操作流程;


(3)技术赋能:

通过AI工具自动生成个性化内容,比如根据客户持仓推荐相关资讯。


一线需要的是“拿来就能用”的武器,而不是“还得自己造”的原材料。


04


总结


要让理财经理主动用企微,必须同时满足三个条件:


信不信?——用内部案例持续洗脑,解决动力问题;

难不难?——用直营团队降低门槛,解决执行问题;

会不会?——用标准化工具赋能,解决能力问题。


数字化转型不是简单的工具更换,而是行为习惯的重塑。


只有站在一线视角,用他们能理解的语言、能复制的路径、能轻松上手的工具,才能真正让企业微信从“总行的任务”变成“理财经理的利器”




WeSCRM专注2B场景的SCRM系统

产品:企微SCRM系统+微信机器人+私域陪跑服务

承诺:产品免费试用七天,验证效果再签署服务协议。零风险落地企微SCRM,已交付6000+ 2B企业

 
扫码咨询