现在越来越多的企业谈私域,企业微信的私域概念,从2019年被腾讯官方提及、承认并推广,已经3年了。就像公众号一样,刚出来的时候人们总是争先恐后,但最近几年的红利不再,格局已定,再加上它在腾讯产品体系内的地位让步于小程序、视频号以及企业微信等新宠,很少有人再正儿八经谈论“如何做公众号?”因为公众号给人的预期已经很明确了。
私域本质上属于营销,属于做生意的范畴,指望去抄别人的作业是不现实的,因为谁做私域赚钱了怎么会毫无保留的说出来呢,让你抄?哪私域还做不做?
做。私域是一个环境。就像官方网站这种东西一样,无论互联网环境如何变化、如何造词,官网这么多年还是没消失,反而极其标准化了。有很多做网站的软件,做服务器租赁,做域名买卖,做网站搭建,比比皆是,这年头开个网站极其标准化,选定风格,撰写文案,置放链接完成了。
私域是一个大家都在做生意的环境。比如微信加客户、微信里潜在客户,销售、运营、客服都在用微信和客户沟通。现在没什么人还用QQ、网站临时聊天窗口、短信和电话日常和客户沟通了。微信只要不死,我们免不了要在这个环境中做生意,这就是私域。好多人觉得没做过私域,那是因为你还没有正儿八经开始做,或者在用很传统的方式做。
怎么个传统法?招人,加人,然后让他们随意聊,随意跟客户,随意发朋友圈,随意做1对1推送。学院派一点的,会拉点群,搞什么群SOP,搞什么群签到、打卡、接龙、抽奖,定期搞活动,日常发广告,然后算GMV,老板眼瞅着下面的人天天忙活,都是拿优惠券和补贴换来的收入,但利润很低,有的甚至低到连人力成本和流量成本都赚不回来。空有GMV,空忙活,没有利润,公司并没有从所谓私域的红利里尝到甜头。
你要知道,底下做事的人是过来领工资和拿销售提成的,管你什么毛利,管你公司赚不赚钱?虽然你也心知肚明不赚钱,但似乎做的事情都是对,听说了私域,注册了企业微信,买了SCRM,配了侧边栏、渠道码、招呼语,找了各种案例,做了各种活动,该做的都做了,为啥不赚钱呢?
其实道理很简单,招人花钱、投放引流花钱、买工具花钱、搞补贴花钱。很多公司做私域的问题是,前端的投入太多,后面的根本接不住。但又总想靠引流解决后面留存的问题。
花钱引来的流量,群发一次、两次、三次广告,成交的成交,删除的删除,转化率1%,删除率45%...流量接不住,激不活,转化不了;
花钱招的运营,今天群发,明天群发,后天群发,天天广告,日常活动,没有人考虑「最佳实践」和SOP的事儿,没有考虑内容「杀猪盘」的事儿,没有人考虑「用户体验」的事儿。私域不会消亡,就像微信不会消亡一样。只是人们不这么刻意叫了而已。
私域会成为一种惯例,官方通过企业微信和SCRM的这张网,很好的保证了企业微信的日活,但没保证这些中小企业的死活。
这是为什么很多公司反而因此陷入了一环又一环的困局:要做私域,就得上企微;上了企微,又得上工具;买了工具,又得招人用;招人用,又只会用一些基本的效率功能(侧边栏、渠道码、自动标签、人群分组);用了效率功能,又不会根本上解决业务问题;解决不了业务问题,人就兜不住,私域就不好做,公司就不赚钱....公司不赚钱,还管它是不是私域?
这就是现实中在发生的事情。
客户加了我,怎样帮到客户,让客户来买我的产品,解决他们的问题?
首先帮客户找到能够在微信里,不见客户的面,把东西卖出去的方式,我们称之为“陪跑”,交付的是『杀猪盘』,即有效的业务转化流程,或者我们经常提到的SOP:有的人,见客户的面猛如虎,在微信里就天天诉苦,为什么?因为他们不会在微信环境中表达,不会在微信环境中跟进客户,不会发朋友圈,不会写1对1,不会做执行,不会在早上7点半起来发圈,晚上10点去做跟进。这是为什么很多公司,明明招了很多人,公司也有培训,但下面的人就是教不会、带不动,公司制定的SOP,他们不会执行,制定不到位,执行率可能只有20%。
人不能早上7点半起来发朋友圈,要会『自动触发』;人不知道选什么标签什么内容,要会『客户分层』;人不会理会那些没有意向的客户,要会『培育客户』;要帮你构建出微信环境中,做好产品服务价值表达的第一步;
第二步,把上述的表达,赋予软件去确保100%执行。上层的内容、话术、流程、规则、策略,留给人出。
通过我们软件日日夜夜的无损的、自动的执行在客户面前,达成最终的业务结果:为客户创造价值,为企业创造利润,为个人创造生活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