微信扫码,关注“企微云”公众号完成申请
扫码加专属顾问企业微信,我们将协助您进行线上体验!
我要投稿
每天走访客户、打电话、跟进报价,销售忙得跟风似的,但月底一看报表,业绩还是低得让人心慌。
这种情况在很多企业都非常普遍:销售看起来动作多,实则业绩却不见涨。
你可能会想,问题出在哪?
是销售不努力
还是方法不对?
今天,我给大家分享一个简单、可落地的方法——三查模型,帮你从
动作
质量
结果
三个维度,一眼看清销售团队的问题所在,让忙碌但低产出的局面彻底改变。
前言
什么是三查模型?
三查模型,顾名思义,就是三个维度去查:
查动作:销售到底做了什么?
查质量:动作做得如何?有没有实际效果?
查结果:这些动作带来了什么产出?业绩有没有跟上?
这套方法的核心特点是:简单、可落地、能快速找到症结。
无论你是老板、销售经理,还是团队负责人,都可以用这个方法做团队自查或辅导。
01
查动作——看销售到底做了什么?
很多销售团队表面上看起来非常忙碌:
电话打不停
客户走访不断
邮件一封接一封
可实际到月底一看业绩,却发现成果平平,问题往往出在:动作多,但没有重点,没有方向。
动作多不代表有效,第一步要确认销售每天到底在干什么。
1. 列出所有动作
先把销售每天可能做的动作列清楚,这里不仅仅是拜访客户或打电话,而是要把所有动作具体化、量化。常见动作包括:
电话联系:客户电话沟通、潜在客户初步沟通
拜访客户:面对面沟通、需求调研、方案演示
邮件沟通:报价、方案发送、跟进提醒
报价/合同操作:制作报价单、合同草拟、审批提交
跟进客户:追踪客户反馈、推动决策
方案制作/内部讨论:为客户定制方案,内部讨论商机策略
CRM 记录更新:记录商机状态、客户信息、沟通内容
落地建议:最好用一张清单列出所有动作类型,让销售自己对照记录,避免遗漏。
这一步不仅帮助管理层清楚动作类型,也让销售自己意识到每天都做了什么。
2. 统计数量和频率
动作列出来后,要统计每个销售在一定周期(建议一周)内的实际动作数量和频率:
每周打了多少个电话
拜访了多少客户
发送了多少邮件
跟进了多少商机
制作了多少方案
统计时要注意两点:
量化:用数字呈现真实动作,而不是靠口头汇报或记忆
对比计划:把实际动作和既定计划、目标对照,看看是否偏离
落地技巧:
CRM 系统能自动统计电话、拜访、邮件和商机更新,减少人工统计。
可以用简单表格把每类动作每周数量列出来,颜色标注完成率:
红色低于目标
黄色接近目标
绿色达标
这样一来,你就能清楚看到:
某个销售每天打电话 50 个,但拜访关键客户只有 1-2 个;
或者发送邮件很多,但跟进核心商机几乎没有。
3. 对照目标和计划——动作是否有价值
动作再多也不等于高产出,关键是动作做得有没有覆盖到重点客户和关键商机。
检查动作分布:哪些客户被频繁联系?哪些客户几乎没动?
识别低价值动作:一些动作虽然量大,但对业绩贡献有限,例如一直联系已经明确拒绝的客户,或者反复跟进低潜力客户
发现重点遗漏:真正的核心客户、重点商机,如果动作少或跟进不充分,就说明销售方向不对
落地示例:
在 CRM 系统里,给客户按潜力打标签(A/B/C 或 高/中/低),然后统计每个销售在不同标签客户上的动作数量
一看就能发现:销售每天打电话 60 次,拜访 4 个客户,但全部是低价值客户,高价值客户几乎没动
通过这种方式,管理者不仅能看到“动作量”,还能看到 动作是否有价值、是否对业绩产生影响。
02
查质量——动作做得如何?
动作做了,但做得好不好才是关键,查动作的下一步就是查质量——
就是要评估每个动作到底有没有价值,有没有推动销售向成交靠近。
1. 电话/拜访的有效性
电话和拜访是销售最核心的前端动作,但很多时候,销售的电话打得多、拜访频率高,真正推动商机进展的很少。
判断标准
客户回应情况:客户有没有接听电话、回复邮件或参加会议
沟通成果:电话或拜访是否推动了下一步动作,比如约定下一次会议、确认需求、获取决策人信息
推动深度:动作只是寒暄式联系,还是带有明确目标和推进意图
落地做法
量化有效电话/拜访:每次电话或拜访如果有明确成果,记 1 分;没有成果记 0 分
定期复盘:每周统计有效电话/拜访占比,低于标准的及时辅导
CRM 支撑:在 CRM 系统里,每次电话/拜访都记录沟通结果(成功推进/未推进/无效) 系统自动统计
这样,销售和管理者都清楚,哪部分动作真正有推动力,哪部分只是占时间。
2. 商机推进情况
动作做得好不等于商机推进顺利。
很多销售动作停留在表面,只是“打了电话、拜了访”,没有真正让商机进入下一个阶段。
判断标准
阶段推进:每个商机是否从“潜在商机”推进到“方案制定”、“审批中”、“成交”
推进速度:商机在每个阶段停留时间是否合理,过长说明动作效果低
阶段成果:动作是否产出实际的决策信息、需求确认或内部推动材料
落地做法
建立商机阶段定义:明确每个阶段的完成标准
跟踪阶段变化:统计每个销售推动商机的次数和成功率
很多时候,动作多的人看似勤奋,但推进商机阶段的次数很少,通过 CRM 数据就能一眼看出来。
3. CRM 记录完整性
再有效的动作,如果没有记录,团队无法复盘,管理者也无法及时发现问题。
CRM 的记录完整性,是动作质量的重要体现。
判断标准
客户信息完整:姓名、联系方式、职位、决策权限、兴趣点等
沟通内容清晰:每次电话/拜访/邮件的目的、结果、客户反馈都记录在案
商机状态明确:每个商机的阶段、下一步动作和责任人清楚可查
落地做法:
建立记录标准:每次动作至少记录三要素——时间、客户、沟通结果
定期检查:每周抽查 CRM 记录,发现空缺或信息不完整的及时纠正
完整的记录不仅方便管理者发现问题,也让销售自己清楚哪些动作有效,哪些无效,从而优化动作质量。
03
查结果——动作产出了什么?
动作和质量都达标了吗?最后一步要看结果,看看动作是否转化为业绩。
查结果,就是要评估销售动作的 实际产出和业绩贡献。
换句话说,销售做了多少有效动作,最终转化成了多少商机和收入。
1. 核心指标——看产出数据
在企业销售管理中,核心的产出指标主要包括:
商机转化率:商机从“潜在客户”到“成交客户”的比例
成交金额:每个销售实际贡献的订单金额
利润贡献:不同商机和客户的利润贡献不同
落地建议:
CRM 系统可自动统计每个销售的商机转化率、成交金额和利润贡献,并生成周/月报表,便于直接比较和分析。
2. 客户层面——看产出价值
动作产出不仅仅是数字,还要看客户层面的价值和反馈。关键指标包括:
客户满意度 :每次成交后,客户是否满意产品和服务
复购情况:老客户的复购率
落地建议:
在 CRM 系统里给客户建立生命周期数据,包括首次成交时间、复购次数、客户反馈
定期分析复购率和客户满意度,发现销售在客户维护上的问题
3. 对比动作与产出——找到高产出动作
有了动作数据和结果数据,我们就可以做最关键的分析:动作与产出的对比。
动作多但产出低:说明动作方向或质量存在问题,需要调整策略
动作少但产出高:可以总结经验,复制到其他销售身上
动作量与产出匹配良好:说明销售执行力和策略都到位
落地操作示例
在 CRM 系统里导出每个销售的动作数据(电话、拜访、邮件)
对照每个商机的成交结果、金额和利润
用表格或看板呈现动作投入 vs 产出结果
直观发现“哪些动作高产出,哪些浪费时间”
通过这种分析,管理者可以明确指导销售:
对低产出动作进行培训或优化
聚焦高产出动作,提高团队整体效率
总结
动作多≠业绩高,三查模型帮你从动作、质量、结果三个维度快速找症结。
落地关键:
数据记录要完整(CRM 系统非常适合)
定期复盘(周会、月会)
聚焦高产出动作,优化或减少低产出动作
核心理念:让销售做对的动作、做有效的动作、得到实际结果。
三查模型很简单,但威力巨大,能让销售经理一眼发现问题,也让销售人员知道改什么、怎么改、改完有什么效果。
用好这个模型,再结合 CRM 系统的动作记录和数据分析,你的销售团队就不会再是“动作多、业绩低”,而是“动作精准、产出高”。
——The End——
WeSCRM专注2B场景的SCRM系统
产品:企微SCRM系统+微信机器人+私域陪跑服务
承诺:产品免费试用七天,验证效果再签署服务协议。零风险落地企微SCRM,已交付6000+ 2B企业
2025-08-19
2025-08-19
2025-04-17
2025-07-18
2025-09-15
2025-11-05
2025-04-10
2025-07-18
2025-04-12
2025-05-22