微信扫码,关注“企微云”公众号完成申请
扫码加专属顾问企业微信,我们将协助您进行线上体验!
我要投稿
跟某公司合作的时候,发现了一个特别有趣的现象。一到没有线索的时候,某公司的负责人就特别希望把内容做到产品价值点上去,希望通过内容去阐述产品价值点,这样看上去离成交更近。
这个观点本身没错,就是有些内容,的确是更靠近成交的。
但看上去没错的东西,不代表真没错。这里出现了两个大问题:
1、你现在缺的是线索还是转化?
2、内容营销搞转化的流程究竟是什么流程?—— 就是说白了,你通过内容营销获客-转化,它到底是怎么实现的。
先说第一点:
你缺线索,还是缺转化?
我们说内容营销,的确可以覆盖B2B企业的获客到成为商机的过程。但这个过程,首先是要弄明白,你做内容的目标是什么,也就是你现在面对的营销阶段是什么。不同阶段,面对的营销目标就是不同的。
比如,库内线索量就1~2万条,面对一个价格在3-5W以内的产品,你说我要让内容直接导向成交,显然天方夜谭(这很多产品导向的公司负责人,是会有这样的误区,其背后原因,就在于过分估计了自己产品在市场上的价值。 普天之下,并没啥新鲜事,哪怕是再小再细分的赛道,国内一定也挤满了你的竞争对手,蓝海其实都是相对的。
所以你库内线索少的时候,就是老老实实做增长获客,说增长获客,其实一个要点——— 就是“迎合”客户需求。再牛的产品,背离客户的认知,都不容易获客。
那么当你有了超过5W的线索库,且你是持续做内容营销来获客的(这里强调一下,是避免有些企业是通过批量导入数据形成数据库的,数据的有效Leads量会大打折扣),你的内容营销阶段就不止是获客了。
它多了2份职能—— 1、促活,2、孵化。
对这两点还弄不清楚的,可以看下我之前的文章《最容易被B2B老板混淆的概念——激活 Or 孵化》 促活不再另外讨论了,它本质上和拉新的意义差不了太多。我们重点说某公司负责人提及的转化型内容。
首先我们要清楚的认知到一个事情,靠内容做转化,本身是不够的。转化很可能是销售、市场的通力协作行为。那么什么属于可以推进客户孵化:
1、行业案例 ;
2、产品功能亮点 ;
3、针对性的解决方案 ;
4、企业的信任背书 (比如获奖、比如企业被评级、比如政府合作、大型企业合作等等);
这类说实话不需要迎合“当下”, 如果说获客是独门独户 ,今天建完,旁边得另外找快地再建一次,那么孵化就是万丈高楼平地起。一层层完成搭建,你的企业到什么高度了,这个累加搭建就会完成到什么位置。
那么面对这类内容,除了产品的迭代和亮点研发工程需要宣传之外,就做基本功,长线规划。
月度更新案例*1
年度产品亮点更新*4
年度行业案例* 6
…
以上,做累加。并且利用现在的内容集合类系统,让销售去做裂变分发,或随拿随用。
如果你的线索库已经进入了可以导向孵化层面的内容营销,那么我建议这个占比跟获客应该是1:1 ,让你的线索库更健康。同样,时间花在哪,结果就在哪。把你的时间分配到 50%获客,50%孵化上。
当然还有营销的第三阶段,就是进入品牌营销阶段。这个阶段上的企业,内容的方式又有不同,严格意义上来说,它不是获客了,而是靠内容深度“占领认知高地”,是品牌营销的事情,这个后面再花时间聊。
所以综上而看,不同营销阶段,需求的内容形式,完全是不同的。
我们不能生硬的把某套内容营销逻辑,直接套用到不同类型的企业身上,一刀砍,效果长期不出,想必内容营销的团队都要下课了。
再讲第二大点:
如果作为B2B企业的你也仍然处于刚刚说的1、2两个阶段。要做去内容获客,可能也要做孵化。那么这场内容营销的流程到底是怎么样的呢?
获客类内容-- 转化类内容 – 信任背书内容
我切三个段落方便大家认知:
STEP1:获取符合画像的leads ——关键点:迎合符合画像的人群需求的内容
这个层面的内容,我在第一段说过,就是迎合客户。客户需要什么,你喂什么,自然而然客户就进你的池子。
如有些SaaS公司,客户市场上就想了解获客增长,就想了解AI技术。你去喂这些内容给客户,客户哪怕暂时不在你这里成交,也能通过你的分享进入到你的客户池里。
这是圈选的过程—— 顶部漏斗可以在一个范围内开大一些。(这套不是适合搞高客单价ABM的企业,另外我也不是说无止尽开大,就是在一个范围内)然后你可以从库内的【数据】里,选到【符合画像的Leads】, 进入对这条线索的孵化培育阶段。
其实绝大部分的leads会掉入冰点池,激活我后面单独拿一篇文章去写。
STEP2:Leads- MQL ——关键点:线索清洗+ 不断激活+ 循环渗透认知的过程在这个阶段,一部分符合画像的leads会直接专为MQL,当然这个阶段你需要介入MDR或者SDR(最差,你也得需要一个客服人员去清洗你的leads) ,另外一部分,是需要长期培育成为MQL的。其实绝大部分的leads会掉入冰点,几乎可以说70%以上。重新激活类似再一次拉新,原理一样,就是投喂就近需求。有些是活跃的leads,一直对你的内容是有需求的,说明他们的忠诚度还行。这个时候,就是一个渗透认知,甚至渗透你的产品价值的好机会。
基于陪跑的经验而看,基本内容孵化周期短则六个月 ,长则一年,可能会成交。这里,我们可以设计几个符合体感的节点做渗透,比如每2个月,渗透一次。老催促你看产品,你也会烦。不提醒你我们有产品,那又违背企业意志。熟了,就可以渗透了。这个渗透,就可以:
为什么要用这套解决方案
我们能解决企业什么问题
….
前文提道过,这些是在不断累加的,也就是针对同一类在孵化期的客户
我们其实A- B- C… 四套内容按照节奏来打(可以配合使用市面上一些MA工具,进行这套的软渗透的内容营销自动化运营)
STEP3:MQL- SQL ——关键点销售主导,市场做配合性内容+ 销售传递内容的工具使用
到了这个环节,其实说内容营销,不如说内容配合,配合谁,配合销售。
因为到了这个阶段的客户,相对来说,需求可能是比较明确的,已经走过了STEP1\2的过程。
我们直截了当的通过内容,去体现产品、解决方案的亮点有哪些以及通常客户会问到你们与XXX家区别是什么,与XXX类解决方案区别是什么。
这类配合型的内容,一来我们可以通过传统的宣传媒体去讲述——公众号、视频号等等
其次,最推荐的,还是通过【客户案例】【落地页面】【产品手册】,这类更适合的配合型内容,给到销售做支持。
当然,除此以外,最好咱们还有个能够丝滑传播的方式,比如使用一些集合类营销工具(智能名片、营销海报等等)配给给销售做潜客触达。
总结:
综上所述,是内容获客- 内容孵化- 内容配合的整体流程。每个阶段,都几乎有每个阶段的关键工作。跨过一个关键链,也有带来内容营销的失误操作。
B2B内容营销,绝不是一个简单的动作,而是一个体系化工程。
前期弄清楚企业所在的营销阶段, 中期做好流程的梳理, 中后期把工具、团队配给完全 ,做累加和配合动作。当你看到通过内容进场的线索成为了MQL,又成为了SQL,最后成为商机进而成交,这才能说我们完整一个内容营销的闭环了。
*以上仅为个人观点,欢迎评论区交流
WeSCRM专注2B场景的SCRM系统
产品:企微SCRM系统+微信机器人+私域陪跑服务
承诺:产品免费试用七天,验证效果再签署服务协议。零风险落地企微SCRM,已交付6000+ 2B企业
2025-08-19
2025-08-19
2025-04-17
2025-07-18
2025-04-10
2025-02-20
2025-02-11
2025-04-03
2025-02-22
2025-04-12