下一步

销冠不是话术多,而是知道客户心里卡在哪里

免费试用
 
销冠不是话术多,而是知道客户心里卡在哪里
发布日期:2025-07-09 11:46:08 浏览次数: 116 来源:凯哥的营销笔记


——真正的成交高手,

懂得和客户“停顿”的那一秒对话


一、客户不是拒绝你,而是卡在了某个点上

有一个学员,特别勤奋。
每天加10个新客户,发10条朋友圈,主动私聊、跟进、回访……每一个动作几乎都在教科书上。

可最后的结果总是这样:
客户说“我考虑一下”,
然后就没有然后了

她特别沮丧地跟我说:
“是不是我说的不够详细?话术还不够强?”

我说,不是。
你不是不会讲,而是讲错了

真正决定成交的,不是你说了多少,
而是你有没有说对那个“卡住客户”的点

你看,很多客户不是没需求。
她来找你、听你讲、愿意了解,就说明她有想法。
她之所以说“我再看看”,往往不是因为你讲得不够多,而是因为她在等待你“看见她的犹豫”

销售不是一场表演,
而是一场 “看见”


二、每一个“我再想想”,背后都藏着没被说出口的担忧

比如,一位做皮肤管理的学员,曾经在介绍项目时,讲得天花乱坠:
“这个项目可以提亮肤色、淡化细纹、改善毛孔…”

客户听着听着,突然停顿,说:
“你们这个会不会反复啊?”

你听懂了吗?
她在说“反复”,但她真正的担忧可能是:

  • “你们是不是也是一次有效,过几天就打回原形?”

  • “我已经试过几家了,谁都说有效,最后都没用。”

  • “我不想再被骗一次。”

这时候,你要回答的不是技术原理,
而是要告诉她:

  • “我懂你之前试过很多项目,效果都维持不了太久的那种失望。”

  • “我们项目最大的不同,不是表面改善,而是从根源调理,逐步打牢底子。”

只有她感受到你懂她的“痛”
她才会愿意相信你的“解”。


三、成交是识别“犹豫点”的艺术

如何识别客户的“卡点”?我建议你用这4步法

第一步:察觉语言里的“停顿词”
比如“我再想想”“我考虑下”“让我问问家人”……
这些都是典型的信号,说明客户内心有未解的问题

第二步:识别背后的心理动因

  • “我考虑一下” = 担心被坑

  • “我跟老公商量下” = 自己没底气决定

  • “我想多对比看看” = 担心你不是最优解

第三步:用“我懂你”的方式回应
不是直接辩解、反驳、压制,而是先共情。
例如:
“我完全理解你担心效果反复,因为很多客户来我们店之前,也试过很多无效的项目……”

第四步:给出“低风险 + 可控”的小行动建议
不是逼她一次性下决心,而是降低门槛
比如:“不如你先做一次体验,感觉满意我们再谈下一步?”


四、真实案例:不靠硬讲,而靠“听懂”成交

我有个学员,刚开始学销售那会,死记硬背了一套话术,结果一对客户,整个节奏失控。

后来,我让她换了一种方式。
她去拜访一位犹豫了很久的客户,没提产品,不讲功效,只是问了一句:

“你上次说项目做了没坚持,是卡在哪一步了?”

客户一下子打开了话匣子,说是因为回家没人提醒、也没信心坚持。

于是她顺势给了一份“每日打卡 + 小任务提醒”的计划表。
客户当场下单,还转介绍了朋友来

你看,关键不是你讲什么,
而是你有没有听出“她真正卡在哪里”


五、销冠从不急着“说服”,而是善于“识别”

你以为销冠话术惊人
其实销冠更擅长——

他们知道,
大多数客户并不是对产品没兴趣,
而是对“能不能解决我的问题”没信心。

他们更知道,
成交不是靠强推,
而是靠你说出客户自己都没表达清楚的情绪

你看懂客户的犹豫,客户就愿意信任你的承诺。

六、再高明的话术,也比不上一次被懂得

很多“我考虑一下”,
其实是客户在试探:
你真的懂我吗?你值得我信任吗?

所以成交高手不抢话、不催单、不刷屏,

他们只是精准地说出一句:

“我懂你担心的不是效果,是担心再次失望。”

客户往往就是在这一刻,彻底放下了防备。

七、写在最后:成交不是讲道理,是照亮犹豫

很多人想靠一条朋友圈、一套话术、一轮直播成交,
但真正的成交逻辑,从来不是**“打动人”,而是“打消疑虑”**。

要成交,不是说得多,而是说得准。

不如你先试试,
从今天起,别再急着展示产品,
而是先去倾听客户那句“我再想想”背后的含义

你会发现,
真正让客户掏钱的那一刻,
不是你说服了她,
而是她终于相信了——你听懂了她。




WeSCRM专注2B场景的SCRM系统

产品:企微SCRM系统+微信机器人+私域陪跑服务

承诺:产品免费试用七天,验证效果再签署服务协议。零风险落地企微SCRM,已交付6000+ 2B企业

 
扫码咨询