微信扫码,关注“企微云”公众号完成申请
扫码加专属顾问企业微信,我们将协助您进行线上体验!
我要投稿
企业微信在银行网点落地难?
一线员工活跃度低?
业绩提升效果不明显?
在客户“离店化”趋势加剧的当下,企业微信本应是银行网点连接客户、沉淀数据、提升效能的关键武器,却在实践中频频受阻——一线使用率低、效果难量化、业绩关联弱,痛点卡在哪?
本文将基于一线实战经验,深度剖析企微落地的核心痛点、分阶段实施策略及保障措施,为银行数字化运营团队提供可落地的解决方案。
编辑&排版:夏天
内容:静秋
01
企微落地难的真相
我们与众多金融机构交流后发现,企微落地不畅,往往并非工具本身的问题,而是卡在了认知和体系层面:
1、定位偏差:沦为“高级短信/电话”
很多银行仅将企微视为触达渠道,而非客户经营平台。未能利用其进行客户盘活、分析、洞察和全生命周期管理,导致后续营销精准度不足。
2、目标不清:数字化团队“自证困境”
数字化/科技条线团队常陷入尴尬:亟需用新手段(数字化运营)证明价值,但原有基础设施薄弱,用传统方式达成更高目标又力不从心。
3、执行断层:总分行“想不清”,一线“干不动”
总分行层面若未能明确企微经营客户的具体路径(如何盘客、分析、经营),仅靠一线客户经理(通常只熟悉其管户中极少数高价值客户)自行摸索,注定失败。
4、直营与网点的“伪选择题”
争论聚焦直营团队还是网点理财经理?实则两者必须并行。
直营团队擅长规模化触达长尾客户、提升基础资产(如30万->100万);
网点团队则决定客户价值上限,负责深度经营、资产跃升(100万->300万+)。
直营的终点是建立初步信任,而深度信任的“最后一公里”往往依赖线下网点的承接能力。
网点企微经营做不好,客户体验会断层(线上热络,线下冷漠),直营成果也将大打折扣。
02
企微的核心价值
当前银行推动企业微信(企微)落地,核心目标在于解决两大关键问题:
1、客户洞察缺失: 银行系统虽有丰富的“产品标签”(如客户偏好购买大额存单),但普遍缺乏“客户偏好标签”(如沟通风格、兴趣爱好、潜在需求)。这导致精准营销和客户关系深化困难。
2、传统触达失效: 电话、短信触达率低、效果差,客户经理难以有效覆盖庞大的管户量(如3000户中仅熟悉20户),传统的“15通电话+3个面访”模式难以为继。
企微的核心价值在于:
沉淀深度数据: 会话存档是企微独有的“宝藏”。通过分析历史聊天记录,银行可构建比APP行为、后台产品偏好更丰富的客户偏好标签(兴趣、沟通风格、潜在需求),实现真正精细化的客户洞察(KYC)。
提升触达与互动效率: 相比短信(触达率~1%)和电话(触达率~10%),企微触达率显著提升(约30%+),其丰富的内容形式(图文、短视频、剧本式沟通)能更生动地传递信息,显著提升营销机会,缩短信任建立周期,最终压缩营销转化周期。
规模化激活“长尾客户”:客户经理精力有限,通常只能深度服务约20名核心客户。企微的核心价值在于规模化、低成本地经营那580个“沉默”的长尾客户。通过标准化策略(如精准群发、SOP跟进),逐步“加热”客户关系,将弱关系转化为强关系,持续扩大核心客户池。
案例:某银行在月末最后一天发现财富类AUM指标缺口达8位数。依托前期企微沉淀的客户数据及会话分析,精准筛选出曾购买过相关产品的客户进行批量触达,仅用3-4小时即完成缺口目标。
这得益于长期积累的“信任客户数”和对客户偏好的深度理解。
03
企微落地四阶段
企微落地非一蹴而就,需根据分行资源、一线接受度分阶段推进:
阶段一:轻启动,打好地基 (核心:好执行、好固化、有效果)
核心动作:做好自我介绍、经营好朋友圈
1)重塑自我介绍: 摒弃“XX支行XX路理财经理XXX”的无效信息。
采用 “人设标签+专业价值+提供服务” 三段论:
①一个让人记住的标签 (如“00后理财师”、“二胎奶爸”、“茶道爱好者”)
② 该标签带来的专业/独特价值 (如“懂年轻人搞钱焦虑”、“深谙家庭财务规划”、“以茶会友聊理财”)
③明确的服务承诺(如“为你定制XX方案”)
案例:“俩娃妈,坚持5年早餐营养搭配 | 专注家庭财务健康规划 | 教你用对工具,育儿理财两不误”。
重塑自我介绍,目的是让客户记住你。实测可提升激活率60倍。
2)标准化朋友圈运营: 分行统一规划栏目、提供素材模板,一线只需“确认放行”。
持续、稳定的朋友圈输出是性价比最高的杠杆。
资源需求: 分行1名对接人(负责赋能、工具、素材)。
阶段二:深化关系,推动转化 (核心:好复制、效果显)
核心动作:打造“一对一话术包”体系
1)结构化设计
关键点: 话术非单句,需成体系!推荐 AIDA+3W 模型:
2)场景化应用
阶段三:社群运营,放大IP (核心:提升触达率与信任度)
核心动作:推动以理财经理为中心的“VIP社群”经营
1)固定栏目+活动: 如“周二幸运大转盘+上门送礼”、“午间10分钟金融小课堂”。
2)强化个人IP: 结合理财经理特色打造人设,在社群中深化专业与信任感。
分行支持: 提供社群SOP模板、活动方案、内容素材包。
阶段四:打战役,深耕客群 (目标:集中资源突破特色客群)
核心动作: 针对本地特色客群 (如大型批发市场商户、科技园白领、华侨村居民、代发薪企业) 设计专项营销活动。
关键点:
1)聚焦高潜/高价值客群: 识别本地独有的、未被大行标准化方案覆盖的客群。
如代发客群(防流失、提留存是核心)、特定产业集群客户。
2)“双十一”式作战:像打“双11”一样,集中兵力、资源、火力,短时间高强度运营,实现客群深度经营和业绩突破。
3)差异化策略: 区分易入企/难入企、白领/高知/蓝领等,定制入群和运营方案。
资源需求: 分行3-5名专职人员 + 超级网点(试点)1名对接人(负责赋能、工具、模板、素材)。
04
成功落地的七大基础设施保障
确保企微可持续、有效落地,分行需构建以下支撑体系:
1、推动式培训: 结合实操分享、线下指导、线上复盘(周/月)、行动通报,确保技能落地。
2、月度行事历: 明确每月/每周/每日必做动作,利用企微工具(如智能表格)提醒督导。
3、一对一督导与QA知识库: 重点帮扶尾部网点,萃取头部经验;建立常见问题(如防薅羊毛、死群激活、客户投诉处理)的标准答案库。
5、全场景话术库: 覆盖一对一、朋友圈、社群、活动SOP等所有触点,持续更新优化。
6、QA知识库: 覆盖一对一、朋友圈、社群、活动SOP等所有触点,持续更新优化。解答一线高频问题(如防薅羊毛、激活死群、处理客户投诉等)。
05
同业启示
我们服务众多银行,看到了很多行业内存在的问题,对其做了总结:企微落地的核心难点不在技术或方法论,而在于:
不愿用: 一线背负多重KPI,精力有限,需提供成功案例建立信心。
不会用: 各【超级网点】未掌握营销工具的使用技巧,视使用企业微信为额外负担 ,需提供清晰的应用指南与场景,帮其提效甚至完成原有KPI。
没地方用: 因为网络经营经验的缺乏,分【超级网点】缺乏具体经营方案,需提供拿来即用的、一行一策的运营方案包(如代发客群、临界客户提升等)。
企微落地的“最后一公里”障碍,本质在于缺乏一套经过实战验证、可快速应用、能直击一线痛点并看到效果的流程、素材和完整方案包。
一线需要的是“说明书”和“脚手架”,而不仅仅是工具本身。
06
关于我们
面对同业普遍存在的“三无”困境,我们的定位清晰而坚定:做银行企微私域落地的实战派推进者。
我们提供的不是泛泛而谈的理论,而是能真正解决一线难题、驱动业绩增长的定制化作战方案。
我们的差异化价值:
1、深入业务骨髓,拒绝“就工具聊工具”:
我们从不空谈企微功能。服务伊始,必先深度诊断分行现状:
客群结构健康度?(长尾泛滥?头部不足?腰部羸弱?)
核心业务痛点?(代发质量低?基数大但运营差?KPI达成堪忧?)
当前KPI瓶颈与健康度诉求?(是救火补缺口,还是谋长远建体系?)
基于深度洞察,明确目标客群与核心业务场景,确保方案有的放矢。
企微落地,本质是银行以客户为中心、拥抱数字化经营思维的转型过程。
早布局,早沉淀,赢得未来客户经营的主动权。
最后的话
这篇文章来自于静秋老师的实战分享感谢您花时间阅读
希望它能为你带来一些启示和帮助
如果想要获取更多分行企微知识,扫码链接静秋老师
如果您有任何问题或想法,欢迎在评论区留言,或随时与我们分享
WeSCRM专注2B场景的SCRM系统
产品:企微SCRM系统+微信机器人+私域陪跑服务
承诺:产品免费试用七天,验证效果再签署服务协议。零风险落地企微SCRM,已交付6000+ 2B企业
2025-04-17
2025-07-18
2025-09-15
2025-07-18
2025-04-12
2025-05-22
2025-09-05
2025-09-12
2025-02-11
2025-02-11