下一步

别让线索在Excel里烂掉!ToB企业如何管理营销线索旅程?

免费试用
 
别让线索在Excel里烂掉!ToB企业如何管理营销线索旅程?
发布日期:2025-08-26 09:26:05 浏览次数: 108 来源:段琛

“线索”两个字,在ToB公司就是粮食。

不会管理线索的公司,就像在沙漠里种水稻——辛苦一年,颗粒无收。


一、为什么ToB企业必须把线索当“资产”


  1. 销售周期长:3-18个月常见,每掉一次链子,平均损失7-9个月窗口期。最近几年服务过银行单位,“上会”都有可能拖两个月,真的是深有体会。


  2. 决策链长:一个百万级SaaS单子,拍板人×影响人×使用人多达7-10个。最要命的是国企单位内的“集体决策”,谁都拍不了板,但谁都能卡你一下子。


  3. 订单金额大:客单价越高,越经不起“漏单”,1%的漏斗缺口,可能就是千万级的空档。


  4. 多团队协作:市场、SDR、销售、售前、交付、财务,任何一环掉线,都会把客户拱手让人。


  5. 数据黑盒:Excel+微信群的传统打法,线索到哪一步、谁跟进、ROI几何,老板永远靠“猜”,要么使劲折腾助理,天天催人要数据。


所以,ToB公司需要的不只是CRM,而是一套从“第一条线索”到“最后一笔回款”都能透视、能复盘、能复用的作战系统。


二、解码B2B营销线索旅程

任何一个 B2B 客户的诞生,都要经历一场漫长的 “闯关游戏”。我们把这条路径拆解成几个关键阶段,每个阶段都藏着筛选、培育和转化的学问:

  • 潜在线索(Leads):位于 LTC 体系最前端,可能只是一个邮箱或手机号,来自市场活动、线上表单或陌生来电。这时候的线索就像刚进游乐场的游客,还没明确要玩什么项目,质量完全未知。


  • 营销合格线索(MQL):当线索主动留下企业名称、联系方式,甚至透露了具体需求,就升级成了 MQL。这时候的线索已经在售票窗口前徘徊,比普通 Leads 更有可能购票入场,判断标准也严格得多。


  • 销售认可线索(SQL):MQL 转交给销售后,经过初步沟通确认有成交潜力,就会被销售 “认领” 进自己的客户库。相当于游客已经明确说 “想玩过山车”,销售开始针对性介绍玩法。


  • 商机(Opportunity):客户不仅想买,还明确了预算、需求和采购流程,甚至邀请投标。这时候的线索已经坐进了过山车的座舱,安全带都系好了。


  • 成单客户(Account):最终付款签约,客户正式开始使用产品或服务。过山车启动,合作正式启程。


如果没有一套清晰的管理体系,线索要么在混乱中流失,要么被重复跟进造成资源浪费,要么因跟进不及时被竞品抢走。

这就是为什么成熟的 To B 公司,都会用 CRM 系统把线索旅程的每一步 “钉” 在流程里 —— 不是为了束缚效率,而是为了在复杂环境中守住增长的确定性。

很多一线销售人员不习惯、也不喜欢用系统,往往变成了管理层的针对对象——除非你是销冠,这个公司就指着你来开单,那有的是人来帮你填单子。


三、线索旅程地图 & 责任分工


阶段

定义

主管部门

关键动作

输出物

Leads 潜在线索

市场活动捕获的原始电话/邮箱

市场中心

SEO/内容/活动/SEM

线索池

SDR 初筛

专人清洗、补全信息、首触

市场部-SDR组

电话+邮件+社媒触达

初筛记录

MQL 营销合格线索

符合BANT或CHAMP标准

市场中心

线索评分、分级

MQL报告

SQL 销售认可线索

销售确认“可推进”

销售部

首访、需求确认、立项

SQL入库

Opportunity 商机

明确预算、决策链、时间表

销售部

方案、POC、投标

商机漏斗

Account 成单客户

合同签约、开始实施

销售+交付+CSM

回款、交付、续费

客户360

线索旅程的管理,看似是流程问题,实则是组织问题。通常有两种管理模式:

  • 市场部门主导:适合市场驱动型公司,由市场总监统筹线索的获取、筛选和分配,确保前端获客质量。


  • 销售运营总负责人统筹:如果公司销售团队强势,会在销售部内设专人统管,打通 “获客 - 跟进 - 成交” 全链条,避免部门墙。


无论谁来主导,操盘手都得是 “多面手”:

  1. 既要能从数据里看出线索质量的猫腻(信息获取能力);

  2. 又要能理顺市场、销售、售后的协作关系(流程管理能力);

  3. 还要能平衡各部门的利益分配(资源协调能力);

  4. 但最重要的,是 “信息同步不隔夜”—— 老板想知道本周新增多少商机,一线销售想知道客户是否已付款,这些信息必须实时透明。


四、为什么推荐“多维表格”充当管理系统?


B2B的战场,赢在“精细”。线索旅程的每一步,都是价值与风险的博弈。

当下的To B市场环境如何,相信业内人士都心知肚明,省钱+高效管理,已经是大家的必然追求。

我一直推荐用“多维表格”来充当各项业务的管理系统,理由如下:

  1. 灵活:字段、视图、流程随业务扩张随时改,初创公司也能边打边建。传统 CRM 改个字段要找技术团队排期,而多维表格点几下鼠标就能搞定。这种 “随改随用” 的能力,对快速试错的企业来说就是生命线。


  2. 便宜:传统CRM,便宜的几万块,贵的动辄几十万License+实施费;用低代码工具搭一套系统,初期成本可能不到十分之一,甚至小团队用飞书多维表格就能免费起步。对现金流敏感的企业来说,这不是选择题,而是必选题。


  3. 融合IM:线索@提醒、审批@提醒、合同@提醒,像飞书/钉钉对这类场景的开发,就走在了前列,群就是作战指挥室,信息0时差。


  4. 流程可串:一个线索从 MQL 转成 SQL,可能需要市场总监审批;商机要投标,得法务审核合同;成单后还要财务确认到账…… 低代码工具能把这些流程 “嵌” 进线索旅程:前一步完成,自动触发下一步审批,不用再靠 Excel 传文件、微信催进度。


  5. 全链路可扩展:把订单、汇款、合同、差旅、成本绩效等,可以像拼积木一样,把这些模块连起来:看到一个商机,就能知道对应的合同进度、已回款金额、销售为这个客户花了多少差旅费。这种 “全链路视角”,传统 CRM 要么做不到,要么要再加几十万定制费。


一句话总结:当别人还在等IT排期做功能的时候,你已经用多维表格上线了新字段、跑通了新流程,就是个“快”。


五、最后说句实在话


B2B 生意的本质,就是用确定性对抗不确定性。

而线索管理体系,就是把 “客户从哪来、到哪去、怎么留住” 这些问题变成可拆解、可追踪、可优化的流程。

传统 CRM 曾是标准答案,但现在,多维表格、或明道云这类低代码工具,正在重新定义 “好用的系统”—— 它们不贵、不重、不僵,刚好适合在复杂市场里灵活作战的 To B 企业。

毕竟,能帮企业把线索变成钱的系统,才是好系统。你觉得呢?




WeSCRM专注2B场景的SCRM系统

产品:企微SCRM系统+微信机器人+私域陪跑服务

承诺:产品免费试用七天,验证效果再签署服务协议。零风险落地企微SCRM,已交付6000+ 2B企业

 
扫码咨询