下一步

决胜体验设计 Vol3 | 用户画像和客户画像

免费试用
 
决胜体验设计 Vol3 | 用户画像和客户画像
发布日期:2025-05-16 22:01:38 浏览次数: 113 来源:PM杨堃
第2章 用户画像的创建与分析
     用户画像是什么?
     和客户画像是一回事么?
     B端产品需要做用户画像么?
     B端产品用户画像的特点是什么?
     B端产品划分用户的维度有哪些?
     B端和C端用户画像有啥异同之处?
      土豆:“我不太理解,为什么要把用户进行进一步的细分,并且还要描述用户特征?咱们做B端软件,不都是业务人员提需求,按照业务逻辑,解决业务问题就可以了么?”
  大可:“如果只是实现功能设计,当然不需要理解、洞察用户特征,但如果咱们想针对用户体验做优化,那必须深入研究用户啊!”
  土豆:“咱们服务的用户,不就是一线、主管,这些角色么?为什么还要从不同维度进行细分呢?”
  大可:“需求不同,细分用户的方法当然也不一样了,最简单的例子,你看到很多C端APP都有老年版吧,字体、交互是不一样的,如果要做到优秀的交互体验,必须是差异化的。当然咱们B端产品没有所谓老年版,但是根据场景不同,识别不同的用户特征,是非常必要的。”
  大可(喝了口水,继续):“再举个例子,针对产品新用户,和老用户,登录系统后,给出的引导、提示都是不一样的,这就是基于用户画像,来设计不同的交互旅程。”
  土豆:“听起来好麻烦呀!”
  大可:“用户体验设计,本来就是很细致的工作,而用户画像是所有体验设计的基础。更重要的是,对于咱们B端产品经理,研究用户画像,也是一种让我们贴近业务,理解场景的好方法!”
2.1 用户画像和客户画像
2.1.1 什么是用户画像
     大家有没有发现,即便是同一款软件产品的目标用户,不同细分用户群体的诉求也不一样。
     例如,某款健身APP目标用户人群是年轻的都市人,但都市人也可以进一步划分为爱美的单身女士,希望恢复身材的职场妈妈,在校读书囊中羞涩的学生党,收入较高但极度繁忙的职场精英。
     这些用户,运动的痛点、诉求、兴趣以及身体素质都各不相同,为了针对不同群体提供差异化的、针对性更强的用户体验,产品经理和产品运营人员,需要进行准确的用户特征提炼,划分用户群体,给用户打标签,在不同用户访问APP时,看到的内容,被推荐的课程,使用产品的交互旅程都不尽相同,从而提高产品的整体体验,甚至提高用户购买的转化率。
     在B端产品领域,同样有必要对软件的终端用户进行识别,划分,从而更准确的理解用户,拉进与用户的距离。
     例如,支撑工厂生产作业的MES系统(Manufacturing Excution System,制造执行系统),单纯进行业务功能设计时,可以不考虑用户特征。但如果从交互体验上进行分析,会发现,某工厂MES系统可能要服务两类用户群体。
     一类是年纪比较大、学历比较低的老工人,另一类是至少中专毕业的年轻工人,前者对软件操作熟悉程度低,接受能力差一些,甚至有时候对一些新软件有抵触情绪;而后者对软件学习上手更快,也愿意接受新软件的使用。
     显然,如果从用户体验角度来讲,针对这两类用户群体,在界面的交互设计上,是有显著区别的。
     所以,在用户体验设计中,对用户进行更细致的划分,更准确的理解,是体验优化工作的前提和基础,而用户画像,正是对分组用户进行描述的最理想工具和手段。
     用户画像(User Persona)是一个虚构的个性化人物,用来代表某一类具有相同特征(年龄、性别、教育程度、兴趣爱好、角色等)或行为模式(活跃、流失、沉睡、社交行为等)的用户组。
     用户画像,将用户拟人化描述并呈现,让团队之间的交流,在统一的认知下进行,让需求的挖掘和产品方案设计,以明确的画像用户和场景作为前提,更加的有效和准确。
     在软件设计领域,Alan Cooper是用户画像概念的最早提出者和实践者,他是人机交互著名书籍《About Face4》的作者(该书1995年发行第一版,2004发行了第四版,同时引入了其他作者),也是Visual Basic的发明者(VisualBasic是微软Windows平台下知名的编程语言与开发环境,严格来讲,Alan最早发明了一种可视化的编程语言,被微软看中并收购后,包装成Visual Basic对外推广)
图22  “VB之父”Alan Cooper
2.1.2 用户画像和客户画像的区别
     在C端产品中,大多数情况下,客户和用户是同一个人,例如我们平常使用网易音乐、淘宝、美团,既是产品用户,也是消费者,即客户。
     少数情况下,C端业务的客户和用户可能是不同人,例如一款针对儿童的在线教育APP,客户是付费购买者,家长,用户是产品的使用者,儿童。
     因此,C端产品领域,经常把用户画像等同于客户画像。当然,严格来讲,客户画像描述的是从商业角度细分客户群体的特征,用户画像描述的是从需求和体验角度对用户的进一步分层。图2-3描述了一款运动健身APP的细分目标客户,以及对目标用户的进一步画像细分。
     该款APP的目标客户群体为青年人,也可以说目标用户群体是青年人。对目标用户进一步分层,又可以区分出职场新人、职场妈妈等细分画像用户。
图23  某健身APP的目标客户群体和画像用户
     在B端产品中,客户和用户是完全不同概念,企业客户是按一定规律构成的经济实体,而用户是自然人角色。如果我们把企业客户宽泛的定义为购买决策人,会发现,多数情况下,购买决策人和产品的终端用户不是同一个人,例如ERP、CRM等业务型B端产品;少数情况下购买决策人和产品的终端用户是同一人,例如SCRM、埋点软件等工具型B端产品。
     由此可见,对于B端产品,客户画像完全不同于用户画像:客户画像描述的是企业的特征,用于市场分析;用户画像描述的是软件的终端用户,用于体验设计。另外,对于关键购买决策人的用户画像(Buyer Persona),可以辅助企业对目标客户群体进行补充分析。
     图2-4描述了一款CRM SaaS软件的客户分群与画像用户分层。“制造业”、“小微企业”,是目标细分客群,也是客户画像标签;而销售VP、销售运营、销售主管、销售专员等角色,这是画像用户。而对于关键购买决策人销售VP的画像描述,例如“40岁”,“男性”,“寻求职业突破,取得业绩”,则有助于SaaS软件的市场、销售人员更全面的理解客户。     
图24  某CRM SaaS产品的目标客户群体和画像用户
  广告时间 

今年我对内训的课程体系做了全面的升级,涵盖了需求的捕获挖掘、toB体验设计、自研系统运营推广等方面内容,先后在制造业、金融业、零售业等头部客户交付,效果非常好,平均得分在9.7以上。

欢迎大家将我的课程推荐给企业,完整的训练营方案涵盖了商业软件、自研软件全生命周期的管理! >>点击这里了解更多


↓ 加v,沟通企业培训需求↓ 



WeSCRM专注2B场景的SCRM系统

产品:企微SCRM系统+微信机器人+私域陪跑服务

承诺:产品免费试用七天,验证效果再签署服务协议。零风险落地企微SCRM,已交付6000+ 2B企业

 
扫码咨询