下一步

刚开始做销售,到底应该学什么?(二)

免费试用
 
刚开始做销售,到底应该学什么?(二)
发布日期:2025-05-15 21:51:16 浏览次数: 105 来源:销售教练智栋








如果可以,请把“认识沟通”这件事,纳入「销售培训」第一课!


昨天和小米做产品演练,演练过程中其实在了解我需求上都没什么问题,可偏偏,在介绍产品的时候,小米的表达风格一转,开始让我“听不懂”。


“我们的系统支持多渠道接入、AI意图识别、多轮对话管理,采用NLP算法和深度学习模型,日均处理咨询量可达10万+…”


说完后,小米问我,觉得怎么样?


我弱弱地问了一声:“这和我(扮演客户)的业务有什么关系?”


销售过程中我们总会沉浸在自己的“专业”里,比如给人介绍车时,明明你可以说“后座的位置更宽,再加上有腿托,长途坐久了腿不酸”,偏偏要和客户说:“我们前后轮轴距3.5米...我们这个车有符合人体工学设计的座椅...”


这么说完,客户只会觉得:“嗯,好专业(听不懂)”,然后转身离开。


要知道,客户不是专家,也没有像你一样经过了严格的产品训练,没办法做到从庞杂的功能中提取对自己的价值。


1、我们在对话中最多记住3个关键点;


2、客户超过7秒未听到“与自己相关”的信息,注意力会快速流失。


那你说,产品的确有这些功能,我到底该怎么介绍,客户能听得懂?


上一期刚开始做销售,到底应该学什么?(一),我们认识了沟通框架:理清销售、客户、产品三个要素构成的三组关系后。


这一期,我们具体看看:怎么能让客户秒懂你的产品?


1

减法原则


假设你只有30秒向客户介绍产品,你会删掉哪些内容?


我们还是用开头小米的案例来举例。


小米销售的产品是一款AI客服系统,可以帮助有官网、电商网站、零售门店的企业处理日常后台顾客回复消息不及时的问题。技术上既有NLP算法的优势,又有多语言支持,还能实现每日10w+的咨询量...


但是只给30秒的时间,你还会讲这些专业术语嘛?


你不会。因为这些专业术语背后,需要你用更多的时间去做解释。


你不可能说“我们有NLP算法,这个算法是什么呢?有什么作用呢?... ”还没说完,客户已经没耐心了。


索性,直接掠过专业术语,用30秒的时间直接说出核心价值—对客户的利益。


按照这个思路,你可以先做第一件事—删


1、删技术术语:将“NLP算法”改为“自动理解客户需求”;


2、删非关键功能:隐藏“多语言支持”,除非客户有海外业务;


3、删冗余数据:去掉“日均处理10万+咨询”,除非客户日均咨询量过万。


这么删完后,小米的话术成了—


“我们主要能帮您自动回答80%的常见问题,让您的客服人力成本减少一半。比如母婴品牌A上线后,客服团队从20人缩减到8人,客户满意度反而提升了15%。”


为什么这么删:客户不关心“你有什么”,只关心“你能帮我省什么/赚什么”。


删减完了,什么内容才是客户真正关心的呢,是我们应该留下来的内容呢?


第二步,可以参考:痛点(客户问题)→解法(产品核心功能)→证据(数据/案例)重塑内容


我们以法律顾问销售知识产权服务为例:


销售又臭又长的版本是:“我们提供商标注册、专利申请、著作权登记、侵权诉讼等服务,团队有10年经验,服务过500+企业…”


按照这个思路优化后:“您投入百万研发的技术,如果被抄袭怎么办?”(痛点)


“我们通过‘专利+保密协议’双保险,让抄袭者无从下手。”(解法)

“去年帮您隔壁的AI公司维权,获赔300万。”(证据)


发现了嘛?


减法前:客户听到的是“功能清单”,心里想的都是你们很厉害;


减法后:客户听到的是“问题解药”,这个我确实得注意一下...


这么删完后客户好像确实愿意聊了,但是感觉聊的好散,一下聊A功能,还没聊完又跳到B功能,结果又回到A功能...


怎么办?这里建议你做第三步:用“三个词”提炼产品标签。


就拿最近的两个例子来说:


汪萍一开始是这么介绍自己的CRM的,“我们的CRM系统功能全面,涵盖客户管理、数据分析、营销自动化、团队协作…”。


优化后是“我们的CRM系统帮您做到三点:找对客户、留住客户、让客户多买。”


做工业润滑油的阿方,用这套方法给自己的产品做了三个词的定义:省故障、省成本、省时间—


“用这款润滑油,能帮您把故障率降80%、维修费每年省至少50%、每个月多产3天货。”


客户感兴趣了,接下来就是和客户具体聊聊,怎么把故障率降到80%,怎么把维修费省50%...


2

主题意识


如果客户只记住一个点,你希望他记住什么?


说完了减法原则,得把内容做更精的处理,我们再来看看怎么能让客户对你说的信息“有印象”。


第一种:你面对多人的场景。比如:客户立项会、会销演讲、直播卖货、产品促销会...等。


方法:在演讲/产品介绍前,先写下这句话——“如果客户听完只能记住一件事,我希望是______。”


比如:和传统电商直播间里“3、2、1上链接”相比,同样是买大米,你选择了和你说这段话的董宇辉—


 “你后来吃过很多菜,但那些菜都没有味道。因为每次吃菜的时候,你都得回答问题,都得迎来送往,都得小心翼翼。但回到家,端起这碗米饭,你就会想起小时候的夏天,树影摇曳,蝉鸣阵阵...”


没有堆砌产地、品种、数据,而是用一句话锁定主题,唤醒你对“家”的回忆,把大米定义为“找回简单幸福”的载体,果断下单。


在去年协助尹总做的一场“职场表达up”为主题的分享上,我们也做了这样的调整,从原来冷冰冰的“我们将从场景思维、结构化表达、演讲技巧三个维度来分享...”


调整成了:


“加班改了四版方案,却被领导一句‘没重点’不断打回;明明做了90分的工作,汇报时却像一杯温吞水,无人喝彩;看着同事升职加薪,你只能默默问自己:明明自己很努力,别人为什么总是看不见...你以为自己只能当配角,实则是表达不对,努力白费...你缺少的不是话术,是怎么有重点、有逻辑,有共鸣!接下来我将分享我的三个心法


第二种:和客户1v1沟通的场景。


方法:用“总结—确认”的方式控场。


特别是当客户说的太多时,你可以先总结:提炼客户表达的核心主题;再确认:“您最想解决的是XX问题,对吗?”。


比如:客户抱怨现有供应商服务差。“他们价格高、响应慢,上次合同还出过错,财务对账也麻烦…”


你可以总结:“所以您最需要的是响应快、少出错的服务商,对吗?”


客户:“对!价格高一点没问题,但不能耽误事。”


将客户散乱抱怨、无序的期待,不断转化为明确需求。


这里需要注意的是,千万别担心总结会不会不准确,如果真的不准确,客户一定会纠正你,而这个纠正,就意味着对方在重新告诉你—“我最关心的是什么”。


内容怎么能有效传递的终极心法——让客户成为“主题共创者”。


用提问引导客户自己说出核心需求。


比起直接说:“我们的服务有三大优势…”


你可以直接问:“咱们现在选择供应商时最看重的三个标准是什么?”


客户:“专业、响应快、能解决问题。”


“看得出来,咱们对供应商的标准要求还是挺高的,团队水平达到什么样子在咱们的专业预期内?多长时间内响应咱们会觉得比较快?...”


3

 小结 


这一期,旨在帮你理解沟通模型中的【内容维度】,了解了客户为什么听不懂你说的,并且掌握怎么能让客户秒懂你说的内容的2个核心。


帮你做个小结:


1、客户之所以听不懂你说的,是因为你总说专业术语和功能清单,没讲清楚“对客户有啥用”。


2、减法原则:介绍产品时删掉专业词、无关功能和冗余数据,直接讲“客户的问题→你的解决办法→成功案例”,最后用三个词概括核心价值(比如 “省钱、省时、省心”)。


3、主题意识:多人场合先想“最想让客户记住什么”,用一个核心点吸引他;一对一沟通时,帮客户总结需求(比如 “你最在意的是 XX 问题对吗?”)。


这一讲的最后,也给你留了2个思考题:


1、任选一款产品,用“30秒原则”设计一段极简介绍;


2、记录一次客户对话,用“总结—确认”方法提炼核心主题。


下一期,我们来看看沟通模型里的【需求】,客户总说“再考虑一下”?教你用“三层提问法”,挖出客户自己都未察觉的痛点。


友情提醒:《销售沟通·底层逻辑》这个小专题我们将用5期内容,为你梳理清楚沟通模型的框架,重构你的沟通力,从“推销员”蜕变为客户认可的“顾问”。


祝你,早日成为“懂沟通、会沟通”的销冠!


我是智栋,你业绩增长上的职业幕僚,帮你看到持续产出业绩的底层逻辑。


如果你身边的小伙伴,希望能在“沟通思路”上有所提升,欢迎你将这篇内容转发给ta。


期待你们的收获,我们下期见!




WeSCRM专注2B场景的SCRM系统

产品:企微SCRM系统+微信机器人+私域陪跑服务

承诺:产品免费试用七天,验证效果再签署服务协议。零风险落地企微SCRM,已交付6000+ 2B企业

 
扫码咨询