微信扫码,关注“企微云”公众号完成申请
扫码加专属顾问企业微信,我们将协助您进行线上体验!
发布时间:2018-12-28 14:34:06 浏览量:24998
本文授权转载自创投行业知名媒体平台“铅笔道”,全文真实详细报道了小名片发展全历程,以及创始人杨芳贤在小程序领域的创业经历。特邀您共读,与君共勉。
“杨芳贤打开微信,弹出一条来自微信公众平台运营人员的私信:“你们的流量已经连续3个月排名第一,是怎么做到的?”
去年1月,微信小程序上线一周后,200款内测产品的流量几乎都出现断崖式下滑,杨芳贤创办的“小名片”却是个例外。在69天的时间里,“小名片”的用户量超过了1000万。
随后,微信上陆续出现了一两百家ToC的名片小程序。得益于十余年企业服务的创业经验,杨芳贤一开始就意识到,名片虽是个人应用,但背后代表的是企业。因此,“小名片”在C端获得大量用户后,开始延伸到B端。而当时诞生的那些To C名片小程序“如今只剩五六家了”。
今年,“小名片”在8个月内,连续获得五家投资机构的3轮融资,累计资金近亿元。上线至今,“小名片”产品矩阵覆盖用户数已经超过3000万,其中名片用户超过1300万,覆盖企业数量超过50万家。
“我们将开发一个新的形态,叫做应用号。” 2016年1月11日,在广州的微信公开课上,张小龙首次公开演讲,宣布将通过公众号完成一些App的部分功能。他所说的应用号就是小程序的前身。
台下的杨芳贤听到这个消息后,思绪飘回了半年前。2015年7月,那时他的公司正在做IBOS协同办公平台,与微信企业号有一些合作。眼见着企业号已经推出一段时间了,但是市场反应很一般,他便找到了企业号的负责人,问及是否可能让张小龙在公开课上介绍企业号。
“不可能。”对方的回答相当坚决,“在微信发展的历史上,张小龙还没有为任何一个产品站台。”
而眼前,应用号才立项一周,张小龙便在微信公开课上提起。杨芳贤意识到,“这一定是微信战略级的产品。”
此后,杨芳贤便持续关注着应用号的发展,思考自己可以从何切入这款产品。他从擅长的企业服务方向探寻,发现其中的名片场景尤其适合做成微信的应用号。“绝大部分企业的诉求就是获客,而名片是商务社交的入口,能够产生很多的商业机会,有很大的延伸空间。”
从2016年10月开始,公司参与小程序的内测。杨芳贤直接从原来的团队中抽调出7个人,专门负责名片小程序——“小名片”的开发。
三个月后,微信小程序正式上线,一下子吸引了大量的眼球。然而,这场热潮只维持了一周,几乎所有的内测小程序都在一周后出现断崖式下滑。
“用户进入小程序后,发现没什么价值,就不会再点开了。”
杨芳贤进一步解释,一方面是因为首发的200款小程序大多不实用,用户体验不如App,使用场景也受限;另一方面,微信平台邀请了不少互联网巨头进入内测,但并没有引起这些公司的重视,对方只是将小程序当作App的“阉割版”来对待。
与很多内测小程序昙花一现形成对比的是,69天下来,杨芳贤的“小名片”用户量就突破了1000万。
“春节之后,正是一次商务社交高峰期。小名片用户量在此时迎来了大幅增长。”杨芳贤认为,除了天时的原因,这样的结果还要得益于此前做IBOS协同办公平台时公司累积的几万家种子企业客户,才让他们的产品很快就触达到了公司用户。
后来就发生了文章开头的那一幕,微信小程序运营人员也慕名而来,想要向杨芳贤了解产品的传播路径。在他看来,首先,名片具有社交属性,这样的一个图片产品,易于被用户分享;其次,名片切入了微信群场景,用户在微信群中分享名片之后,群成员就可以从分享的名片中了解到用户介绍。
“那段时间,瞬间爆发的名片小程序有一两百家,年底还在持续迭代的就只有四五家了。”不久之后,大批名片类产品开始陨落。在杨芳贤看来,很多产品失败的主要原因是产品门槛低,只是简单地做了名片展示,却没有找到变现的模式。
如何变现,同样是“小名片”面临的难题。
杨芳贤想到了利用公司的社群管理业务来变现。去年4月,他拓展了“小名片”的社交属性,开发出“群通讯录”这一新功能。用户把名片分享到微信群后,群里所有通过同款小程序创建的名片就会自动回档,呈现在该用户的群通讯录中。由此,每个人所在的公司,以及公司的主营业务就一目了然。
在推广过程中,团队总结出基于“群通讯录”社群用户的三大需求。一是沉淀下社群讨论中的优质内容; 二是用户需要跨群讨论;三是在社群运营时,有时需付费入群。
基于这些需求,在去年4月,他们开发出一款名为“玩社群”的小程序产品。在“群通讯录”的基础上,用户可以延伸出新的群友圈,类似于形成一个新的微信社群。在这个群里面,用户可以跨群聊天,可以留存社群讨论信息,群主可以付费管理。“玩社群”的收入来自群主运营社群内的知识付费、人脉付费的分成。
四个月下来,公司创建的社群数量达到100多万个,活跃社群有40多万个,日活用户达到了200多万。对比增长放缓的名片产品,杨芳贤将90%的精力投放在了这条业务线。
好景不长,去年9月底,杨芳贤接到一通来自管理部门的电话。随后3天,玩社群小程序被封。原因是社群采用UGC模式,内容的生产及社群规模不可控。
在与管理部门三次沟通后,杨芳贤最终还是决定放弃这款产品。“这个方向风险性太大,还是要及时止损。”100多万个社群无法访问,杨芳贤几乎绝望了。
回过神来,团队又开始讨论起新的计划,将公司重心从基于群通讯录的“玩社群”,调整回基于企业通讯录的“小名片”。庆幸的是,社群运营时积累的用户留存了下来。
业务调整后,变现的难题又一次摆在团队面前。“企业付费的问题在于,使用的人并不是买单的人,要做的是说服企业买单。”
杨芳贤重新思考了B端的需求。从前端展示来看,“小名片”自带了个人及企业的信息展示,对企业有所价值。由于小程序的入口比较深,如果仅仅解决的是展示问题,那么并没有触及企业真正的痛点。
“交换名片的最终目的是为了撮合交易。”
确定企业需求后,他对小名片的产品做出调整。产品在前端为个人及企业的信息展示,可以一键连接到公司的官网、商城;后端则是公司的人脉系统,可以辅助销售拓客。
杨芳贤用“销售雷达”来定义名片后端,即辅助销售的人脉系统。这个雷达能够捕捉到用户的行为,在微信群、朋友圈筛选出客户的印象。比如,一位公司的销售人员在把名片发给客户之后,可以看到客户访问名片所关联信息的轨迹、停留时间,以及是否分享等情况。销售人员通过用户行为数据,就可以更便捷地筛选目标客户。
同时,销售人员在使用了名片之后,会累计下大量的行为数据,包括销售人员开拓的客户数量,开拓客户的方式等等,这些都可以作为公司的考核标准。销售人员离开公司之后,这些客户人脉也会继续留存在公司客户资源库中。
经过近一年多的发展,“小名片”完成了从To C个人名片到To B全员名片的延伸。并且,公司已经搭建了“小名片”的产品矩阵,其中包括群应用、小名片、小官网、随手逛、群通知、发票码等小程序。所有产品相互嵌套,相互连接,数据互通。目前,“小名片”共拥有超过3000万平台用户和1200万名片用户。
产品有了,用户有了,此时公司面临最大的挑战是就是具体的变现环节,也就是如何让用户转化为客户。杨芳贤通过在全国建立服务商的模式来实现这个转化。他表示,明年,“小名片”要在全国200个地级市发展200家服务中心、1000家服务商。
谈及名片小程序的发展,杨芳贤预测,在未来2~3年内,这一赛道会沉淀出两三家头部企业。在垂直细分领域里,例如,金融、保险、地产行业会出现一些具备行业属性的垂直领域名片产品。